河北沽源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科学普及
农牧交错带
作者: 沽源站 更新时间: 2016-08-14

我国农业生产大体以400mm 年降水量等值线(即从大兴安岭、通辽、张北、榆林、兰州、玉树至拉萨附近)为界,可分为两大区:以东、以南是种植业为主的农区,以西、以北是畜牧业为主的牧区。这两大区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一条沿东北西南向展布,空间上农牧并存,时间上农牧交替的所谓农牧过渡带或农牧交错带(transition zone between cropping area and nomadic area; agro-pastroal)。

我国农牧交错带北起大兴安岭西麓的呼伦贝尔,向西南延伸,经内蒙东南、冀北、晋北直到鄂尔多斯陕北.它位于华北与内蒙的交界区上,向西已涉及西北区,是从半干旱向干旱区过渡的广阔地带。

干湿波动明显.反映了东亚季风气候的独特性。干湿波动幅度大于温度变化幅度。干湿条件成为本区农牧业生产的限制因子。年平均降水量380mm,降水变率在25%以上。植被特点:植被类型取决于本区气候、土壤条件,主要为半湿润- - 半干旱- - 干旱条件下森林- - 森林草原- - 草原- - 草甸草原植被景观。各类植被响应气候变化敏感程度不一样。因此不同程度的气候变化在交界地带植被第一性生产力有不同的响应。随水分带的全面摆动,植被呈现明显的地带摆动现象。土地利用:在自然背景下呈现农区、牧区交错分布特点。由于气候(降水)呈波动性变化,农牧业结构也呈现波动性交替。但由于人类响应的滞后及其农业比牧业的收益更大,地区内人地关系不协调。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gyg@cern.ac.cn TEL:010-52456666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